随着社会经济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人民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但目前对污染源和排污河渠的水质监测仍局限于手工定期采样的模式,时间覆盖率低、工作量大,难以实时反映水质变化,对水生态治理造成巨大困扰。
随着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和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发展,内核浮标水质监测得以实现全天候、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测,能够有效提高监测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该系统基于物通博联
物联网网关,通过接入内河浮标水质监测站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并将数据传输至管理部门平台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借助可视化界面实时反馈内河水质变化,实现内河水质的智能化监测和管理,为精准执法和水污染防治等工作提供可靠帮助。
系统架构
1、浮标监测设备:部署在内河上的浮标,内置水质监测仪器(如PH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浊度传感器等),实时监测水质变化。
2、物联网网关:负责将浮标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具备采用低功耗、高性能、光电供电、断点续传等功能,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3、云端服务器:接收并存储来自浮标监测设备的数据,提供数据查询、分析、报警等功能。同时,云端服务器还支持多用户访问,方便不同部门或人员共同使用和管理。
4、用户终端:形成包括手机APP、电脑网页、微信小程序等访问入口,用户可以远程监测水质变化、接收报警信息、查看历史数据等。
系统功能
1、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内河的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浊度、电导率、PH、氨氮、叶绿素等,并将数据通过4G/5G网络传输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分析。
2、自动告警:系统能够根据预设的报警阈值,对水质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计算。在监测到水质参数超出阈值时,自动通过短信、邮件、微信等方式告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远程管理: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远程管理浮标监测设备,基于电子地图获取设备位置分布、数量类型、运行状态、实时参数等信息,加强设备的管理水平和稳定性。
4、数据分析:通过持续跟踪水质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能够了解内河水质的变化趋势和异常情况,从而指导下一步水环保治理工作的开展,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应用场景
除了内河浮标水质监测外,系统还广泛应用于中小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的水质监测和管理系统中,能够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为环保部门、水务部门等提供科学依据,帮助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保障水质安全。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图片等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仅用于学术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做删除处理!